IWDIY M9 裝機報告

前言

幾年前因為在網路上亂逛, 發現音響其實可以DIY. 從此之後, 不斷在音響DIY的路上跌跌撞撞, 多方嘗試. 至今日, 其實玩過的東西, 繳出去的學費還真是不少! 就在前一陣子, 看到IWDIY網站在徵求M9裝機報告, 於是想嘗試一下不一樣的線路看看! 因此就大膽的參加了!

 

基本上我先講一下我的裝機順序:

1.      清點大部分的零件.

2.      把每一聲道作概略組裝, 以確定組裝方式正確.

3.      整個機箱的概略組裝, 以確定有無小零件遺漏.

4.      確定組裝零件位置後, 先把獨立的部份組裝起來, 比方說散熱片+主電路板.

5.      將主電源濾波板跟變壓器固定在底板, 變壓器先不鎖緊.

6.      先上電測試穩壓板+變壓器+橋式整流器沒有裝錯.

(有示波器的朋友可以先看看穩壓濾的乾不乾淨)

7.      在上電給主電路板測試供電是否正常.

8.      再重新上電調整中點電壓, 調整偏流.

(有示波器的朋友可以上示波器看看是否有震盪)

9.      中點跟偏流OK, 再將該焊的線焊上, 將兩聲道固定在底板以及背板.

10.  最後調整位置後, 將剩餘螺絲鎖上並上緊.

(有示波器的朋友可以加上波型產生器來看看後級再生波型)

11.  上電測試, OK後再接喇叭試聽.

 

 

安裝

這家IWDIY網站的產品包裝實在值得嘉獎, 包裝的非常仔細, 相信收到的朋友自然會了解, 在此不再贅述. 而一收到之後, 馬上迫不及待的開始清點零件, 其中最使我好奇的便是這個機箱. 稍加研究之後發現, 兩側的散熱片是由六小片的散熱片組合而成. 一邊就有三小片, 然而卻不是使用一般我們常用的L鋁條或是方型鋁柱來結合, 該機箱是使用另一片鋁板當做結合的基板, 並且把所有的孔位預先攻在上面. 這也是相當聰明的方法, 我迫不及待的先把PCB半成品擺上去合合看, 位置看起來OK! 接著往下看看吧!

 

接著要釐清機箱到底怎樣組合, 原廠沒有附上組合說明書, 對新手是會比較吃力一點啦~ 我們就當成玩積木囉! 所以我把機箱相關零件擺在地上試試看找出原設計者的組裝想法. 大致上可以知道, 底板跟背板是一片折成L型的方式, 面板是鋁擠型ㄇ字型然後洗掉會卡到散熱片的地方! 因此裡面附的兩片小L鐵片(一邊兩孔,一邊三孔)是用來加強固定面板跟散熱片的, 這也是兼顧面板美觀的協調, 但是顯而易見的是這片L鐵片應該不太好鎖喔!

 

 

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樣迫不及待的開始組裝起來! 我順便拿起裝AlephX剩下的散熱膏, 給它用力塗下去, 希望可以讓這三片散熱片跟基板可以有更好的導熱! 但是常常事與願違, 鎖螺絲之前就發現, 有幾個孔位跟其他的不太一樣, 一般的孔位都是先攻好再陽極, 偏偏這幾個卻是先陽極才攻牙, 很明顯可能會不耐操, 果然不如所料, 用力一摧, 果然有一個滑牙了, 還好只有一個孔位, 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解決方法很簡單, 就把該滑牙孔位的散熱片換到最邊邊去, 希望對導熱的影響減至最低! 散熱片搞定後, 我們開始組裝其他大項的零件吧!

 

因為PCB已經是半成品, 依照我個人的潔癖加龜毛習性, 我還是拿出烙鐵跟焊錫, 再給它焊一下, 畢竟這PCB是內地同胞手焊, 希望再次檢查, 將有可能的疏忽或是問題減至最低! 果然夠龜毛!(P.S.我不是處女座喔!) 另外不服輸的個性使然, 我毅然決然把10K5的電阻(有打星號的那根電阻)給解焊開一腳, 準備未來上電時, 順便觀察調整中點電壓, 如下圖紅色圈圈處. 旁邊那個有上膠固定的VR就是用來調整中點電壓. 後面再提調整的狀況!

 

 

再來就是組合一下RIFA罐頭組, 12罐大罐頭可是賣點之一, 多少江湖好漢頂不住她的誘惑, 跳下來裝M9? 我個人憑著想像, 決定把銅箔面朝電容來安裝, 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接觸面積. 另外要提一點, 濾波PCB質地軟軟的, RIFA罐頭又不輕, 搖起來還有點水聲, 大家裝機千萬要小心, 別把濾波PCB折斷了! 另外要是大家想加點小補品, 比方說加併個小容量的電容, 我想 220uF左右再加上個0.1uF是不錯的選擇. 我個人只加上各一顆0.1uFPP電容, 因為手邊目前沒有220uF左右的了! 再此提醒裝機的朋友, 可以在這邊先焊上, 未來裝機時, 就比較沒有空間給烙鐵加工囉!

 

接著把左右聲道, 濾波板, 變壓器, 以及橋式整流器都先擺到定位, 看看如何固定, 是不是有擺錯位置的. 我這樣一擺, 發現我這個機箱, 濾波板以及橋式整流器的孔位都要自己挖. 所以只好找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 給它好好開挖~~ (叔叔有練過喔! 怕被鄰居幹譙的千萬別學!) 最後決定的方向是功率晶體朝下, 也剛好SPEAKER OUT的位置接近喇叭端子!

 

接著我把小零件如電源開關, 都先裝上去! 這個開關簡單可靠, 搭配套件的按鈕, 視覺效果也不賴, 請參考下列兩張照片.

 

 

這時我把主電路板正式裝到散熱片上面去, 一開始看到這麼多孔位, 相信大家一定會找的眼花撩亂, 這時請比對一下PCB的四個角落, 那四個固定位置當做參考, 用來比對散熱片基板, 相信您就可以很快找到位置. 在安裝前一定要記得幫晶體都加上絕緣矽膠墊, 這樣才不會一上電就一陣 電光石火”! 另外也要提醒別鎖太緊, 因為晶體也是會熱漲冷縮, 萬一鎖太緊也會容易裂掉的! 所以請斟酌力道, 將晶體固定在散熱片的基板上!

 

 

此時的左右兩聲道都OK! 接著完成背板零件端子的固定以及變壓器跟濾波板. 我這張照片上的電源插座是有換過自己先前買的鍍金插座. 所以會跟原始套件的有點出入, 請勿誤會. 另外鎖電源插座的時候, 發現是直接將牙攻在鐵皮衝開的孔上, 難免會滑牙, 我是在此處加上個小螺帽, 這樣可以固定的緊一點.

 

套件中附的變壓器相當不錯, 繞的還蠻漂亮的. 所以小弟我利用柔光攝影棚給它來張獨照!

 

先前我有提到, 初步安裝變壓器時, 先不要鎖緊. 因為在此處配線時, 可以稍微轉個角度, 調整一下配線的角度, 這樣可以得到較短的配線方式. 安裝好變壓器跟濾波板之後, 我因為懶的再從變壓器拉一組線餵給喇叭保護器, 因此我直接從主電源的正電拉一條過來. 這樣的做法會影響後面我們測試整個channel的偏流的正確性. 因此我在調整偏流時, 主要是測量主電源負電那邊的數值.

如下圖所示, 我偷學Vincent兄的方法, 在正電與負電各先串上一個5W1歐姆電阻.初步先設定偏流標準為0.45A, 因此我將偏流VR調整到 ” 1歐姆電阻兩端壓降等於 0.55V”, 這樣大約可以確保偏流大約在 0.45A~0.5A 之間. 請記得兩聲道分開測試都要串上同一對電阻喔! 這樣左右兩邊的偏流才不會差太多.

調整時也不是一次OK, 我個人是先參考線路圖, 把調整偏流的VR調至最小阻值, 上電後再慢慢調整至我要的偏流. 其中的理論或是線路分析, 大家可以去搜尋一下關於LowTim或是小天使後級的偏流設定調整資料, 因為晶體機的設計在功率輸出這一部分, 大致上都會很接近, 所以可以依樣畫葫蘆的學過來.

這偏流的調整不能一次就搞定, 必須冷機調一次, 熱機再調一次. 因為有溫度補償晶體, 因此熱機時, 偏流會慢慢下降. 最理想的方式是先在剛剛開機時(冷機)調整到預定偏流. 在放個大動態的音樂來暖機, 大約半小時後機器熱呼呼的來調整比較準確.

中點電壓的調整也是相當討厭, 因為中點也會因為溫度漂移, 所以我也是在剛開機時調整個大略, 每次調整偏流時, 順便測量一下中點電壓, 每次調整的幅度不能一次調到0V, 我都是大約先調1/31/2, 在讓它慢慢漂移, 最後不要太離譜的中點電壓就可以了! 要是安裝時沒有把握, 也不必一定要調整中點電壓, 因為出廠時都好像有調過了, VR上面都有上固定膠. Vincent兄沒有去調整它, 也一樣RUN的好好的. 其實也是不用太擔心啦.

當我們兩個部份的調整都OK之後, 再把DC-Servo回授路徑上的電阻焊回去! 要不然就沒有人幫你自動拉回中點電壓囉!

 

 

這邊的配線我的分配是: 主電源為 2.0mm OCC單蕊線. Speaker Output為三股OCC多蕊線並聯. 缺點是主電源的單蕊OCC, 真是有夠硬的. 安裝時要非常小心, 避免因為用力過猛而把銅箔連根拔起. Speaker Output的三股OCC多蕊線我使用捲式結束帶”, 可以很乾淨俐落的把線整理的乾乾淨淨.

另外眼尖的讀者可能發現, 我在RIFA濾波電容跟電容中間有偷偷塞一小塊像是口香糖的東西. 因為濾波板有點軟, 所以實際使用時, 我怕搬動機器會讓電容震動而容易鬆動. 因此我去買了BLUE-TACK粘膠, 捏成小小一球, 塞進電容跟電容中間, 這樣會比較穩固一點.

P.S. BLUE-TACK粘膠其實不貴, 我是在賣攝影器材配件的店裡面買的, 它主要是不會黏紙, 適合固定小件商品來拍照. 音響DIY的朋友常常用來固定一些容易震動的零件. 但是需要導熱或是散熱的零件就不適合了!

 

裝機裝的差不多了, 現在來弄LED電源指示燈吧! 基本上只要LED的正極接上一支限流電阻就OK, 但是我怕不小心接錯接到交流電, 因此我還加上了兩支二極體. 可能有點畫蛇添足 :P  重點是要記得包上熱縮套管, 這樣才不會阿絲到~

 

 

從下面這張照片可以看出來, 我在AC電源進來的地方, 也就是保險絲前面, 加上負溫度係數的熱敏電阻, 就是常見的CL60. 一方面當成開機瞬間的湧流保護, 實際使用上, 會有點溫溫的. 應該還撐的住這台機器的蹂躪. 另外橘色的是鐵氟龍鍍銀訊號線. 是跟網友一起合買的, 並不在套件裡面. 請看倌注意一下喔!

 

最後的配線是安裝LED電源指示燈. 下面這張圖是我安裝LED的電源處, 因為偷懶, 所以我從最近的地方直接焊上去. …. 目前沒有燒掉, 應該是OK的啦!

 

最後這兩張圖是安裝完成的照片. 整體配線其實不多, 使用捲式結束帶來整理配線可以很簡潔.

目前的安裝告一段落, 所以我整理一下, 您若是要裝一台M9, 您必須自備的配線是:

1.      RCA輸入端到主電路板的訊號線.(鐵氟龍度銀線, 中間兩股鍍銀線, 外包一層隔離網)

2.      AC電源座到保險絲, 保險絲到變壓器的電源配線.( OCC 2.0mm單蕊線)

3.      橋式整流器到主電源濾波板的電源配線. (OCC 2.0mm單蕊線)

4.      主電源濾波板到主電路板的電源配線. (OCC 2.0mm單蕊線)

5.      主電路板到喇叭端子的喇叭線. (OCC 多蕊線三股絞成一條來使用)

6.      LED電源指示燈的電源配線. (一般的多蕊鍍錫配線或是剝取網路線其中一對線來使用都可以)

7.      另外左邊的12-0-12電源線不夠長, 需要一小段電源線來延長.(使用一般的多蕊鍍錫配線, 約略跟變壓器抽頭接近的粗細)

P.S. 另外我使用了 壓線鉗以及 護套中空圓形壓線端子”(結合喇叭端子), “葉片型壓線端子”(母頭結合AC電源座跟橋式整流器).

 

從另一角度拍攝的內部配線照片. 訊號線稍為長了一點, 不過沒關係, 蓋上上蓋之後, 就會自動緊靠在上蓋了!

 

試聽

[用力runin+試聽中, 請容後補]